从《明朝那些事儿》第[158]回 所想到的

上文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第[158]回。joanna观后深以为然。

当年明月的历史观,我觉得用在互联网上也同样适用。而且,非常非常贴切。

互 联网世界也有英雄人物,也有帝国的存在。也有旧的体制和不断的创新与更迭。谁才是互联网的创造者?又是谁支配着网络发展的规则?我想一定不是那个给 web2.0取名字下定义的人,也不是那些网络上的ceo或者大佬。诚然,他们的确是很高手的专家,是受大众景仰的人物,然而真正互联网的缔造者不是他 们。

真正创造并且决定着大大小小的网站的存亡的是网上的草根,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编辑记者,是那些才华横溢早出晚归的设计师,是一大帮敢说敢想敢写的无名枪手,是一大群经常喜欢版聚、吃饭、喝茶的网友。

这不是套话,这是joanna目睹了多年互联网之怪现状以后得到的结论。

事 实上,joanna曾经在上海做过纯线下的对于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市场调查,地点是人民广场的书店,浦东的人才馆以及徐家汇的美罗大厦。选择线下,是因为只 有亲自接触到被访问者才能够确保对方的反馈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选择在那几个的地方是因为出现的人群大都是学生和白领对网络的熟悉度比较高。

300个被访问者中,经常上网的占80%(这里的“经常上网”是指每周至少上网一次),但是听说过web2.0的只有5%,而听说过标签(tag) 的只有2个人,连1%都没有……这些才是真相。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跟某几个热心用户聊天的时候所能知道的真相。

既 然我们身处这个行业,就必须从一开始就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起。必须和用户成为真正的朋友。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做君子之交不卑不亢的朋友。只有真朋友 才能设身处地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考虑问题,否则“以用户为中心”依然只是句空话;只有不卑不亢地与人交往与用户交谈,才能客观地捕捉问题本质。既不会 对着偶发性地赞誉而自恋,也不会被滚滚而来的骂名而深受打击。没有哪个人能在幼年便可以具备高尚完整的人格,没有哪个网站一出阶的时候便完美无瑕。面对来 自各个方面的言论,毁誉参半也好,激烈争议也罢,知道自己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放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信迭代的力量,一切顺其自然。

鲁迅先生的名言,中国真正的力量,要看地底下。想必中国的互联网也是同理。joanna愿意骄傲地成为一株野草,接受大地的滋养,跟着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起,蔓生苍华。



恩,好像有些跑题。开始是想推荐一本书,想夸夸当时明月这个帅锅,结果最后发现真正的帅锅还是鲁迅。呵呵,没办法,最近脑子里都是网络的事情,无书网的事情,毕竟倾注心血。

先就写这些了,太长了看的人会很累。大家有空可以到无书网的坛子里逛逛,我们正在邀人读书:)

1 comment:

恶龙 said...

留名